全国TOP100城市拥堵情况查询-拥堵指数排行
今天是2023年12月02日,全国TOP100城市拥堵情况查询,拥堵指数排行榜如下:(点击城市,可查看该城市早晚高峰时间段拥堵指数,拥堵排行,实时平均速度,当前拥堵里程多少,重点区域拥堵情况等)
排名 | 城市 | 拥堵指数 | 平均速度 | 拥堵里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9/100 | 北京 | 1.296(畅通) | 37.583km/h | 6.26km |
24/100 | 广州 | 1.281(畅通) | 39.215km/h | 3.03km |
13/100 | 上海 | 1.317(畅通) | 35.695km/h | 3.51km |
16/100 | 杭州 | 1.306(畅通) | 34.523km/h | 1.90km |
71/100 | 沈阳 | 1.202(畅通) | 35.922km/h | 0.84km |
40/100 | 成都 | 1.247(畅通) | 41.663km/h | 2.04km |
20/100 | 长春 | 1.292(畅通) | 35.243km/h | 2.73km |
7/100 | 重庆 | 1.340(畅通) | 34.783km/h | 2.97km |
41/100 | 大连 | 1.194(畅通) | 35.817km/h | 0.89km |
8/100 | 郑州 | 1.339(畅通) | 37.054km/h | 4.31km |
37/100 | 济南 | 1.200(畅通) | 39.205km/h | 0.67km |
32/100 | 哈尔滨 | 1.256(畅通) | 34.203km/h | 0.19km |
27/100 | 天津 | 1.272(畅通) | 33.024km/h | 1.84km |
50/100 | 武汉 | 1.232(畅通) | 37.170km/h | 3.05km |
46/100 | 合肥 | 1.240(畅通) | 39.782km/h | 0.70km |
30/100 | 东莞 | 1.270(畅通) | 38.867km/h | 1.27km |
53/100 | 西安 | 1.177(畅通) | 38.601km/h | 1.41km |
11/100 | 南京 | 1.330(畅通) | 35.793km/h | 1.71km |
33/100 | 中山 | 1.262(畅通) | 40.786km/h | 0.50km |
80/100 | 南通 | 1.190(畅通) | 43.809km/h | 0.37km |
31/100 | 无锡 | 1.263(畅通) | 41.185km/h | 4.88km |
85/100 | 保定 | 1.179(畅通) | 43.648km/h | 0.22km |
46/100 | 汕头 | 1.244(畅通) | 34.428km/h | 0.21km |
80/100 | 南昌 | 1.193(畅通) | 39.130km/h | 0.55km |
78/100 | 温州 | 1.130(畅通) | 39.756km/h | 0.12km |
71/100 | 徐州 | 1.152(畅通) | 39.507km/h | 0.03km |
更多城市陆续开通中~
全国城市拥堵情况查询说明
拥堵指数为实际行程时间与畅通行程时间的比值,拥堵指数越大代表拥堵程度越高。
目前,大部分城市界定畅通与拥堵的延时指数范围如下:
城市区域级拥堵程度划分标准:畅通 [1.00~1.50)缓行 [1.50~1.80)拥堵 [1.80~2.00)严重拥堵 [2.00~)
城市道路级拥堵程度划分标准:畅通 [1.00~1.50)缓行 [1.50~2.00)拥堵 [2.00~4.00)严重拥堵 [4.00~)
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如何计算?
交通拥堵延时指数:市民出行拥堵时期所花费的时间与畅通时期所花费的时间的比值。
交通拥堵延时指数=拥堵时期所花费时间÷畅通时期所花费时间
现在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:从A点→B点畅通期只需要10分钟时间,拥堵期需要20分钟时间,那么就意味着高峰拥堵期从A点→B点需要花费畅通期时间的2倍。那么这个时候的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将会显示为2。
本页面“城市拥堵指数”反映的评价范围是各城市的主城区,各城市主城区范围是根据政府公开数据、百度地图地理数据、人口热力数据等综合分析确定。
全国城市拥堵指数排行榜
2022年第一季度,百城通勤时耗榜前十名城市依次为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天津、广州、成都、南京、杭州、武汉、大连。
同时,二三线城市市内出行强度大涨,占据了市内出行强度榜前十名,其中,三亚作为热门旅游城市,市内出行强度同比上涨6.59%,环比上涨14.15%,位居榜首。
此外,周末交通拥堵榜单中前五名依次为:杭州、重庆、成都、西安、乐山,均为热门旅游城市。
值得注意的是,北上广深四大超一线城市的通勤时耗虽然排名整体靠前,但通勤时耗同比、环比均有所下降。
其中,北京、重庆、广州、保定等交通情况复杂、智能交通建设深入的城市优化成效明显,重庆通勤高峰拥堵指数环比降7.12%,通勤耗时同比降7.46%,北京通勤高峰拥堵指数环比降幅达14.4%,通勤耗时环比降3.62%,广州通勤高峰拥堵指数环比下降达11.93%,保定通勤高峰拥堵指数环比下降5.97%,广州、重庆、保定拥堵指数持续下降,城市智能交通缓堵效果显著。